濕疹
- 6
- 2
危險性:
- 6
- 8
濕疹是致敏物質作用于動物的表皮細胞引起的一種炎癥反應。皮膚病患處出現紅斑、血疹、水皰、糜爛及鱗屑等現象。能夠伴發癢、痛、熱等癥狀。
濕疹的病因包括外因和內因。外因主要是皮膚衛生差,動物生活環境潮濕、過強陽光的照射、外界物質的刺激、昆蟲叮咬等因素。內因包括各種因素引起的變態反應,營養失調,某些疾病等,使動物機體的免疫能力和機體抵抗力下降等。
濕疹的臨床表現分急性和慢性兩種。 (1)急性濕疹主要表現是皮膚上出現紅疹或者丘疹,病變部位始于臉部、背部,特別是鼻梁、眼部和面頰部.并且易向周圍擴散,形成小水皰。水皰破潰后,局部糜爛,因為瘙癢和病患部濕潤,動物不安,舔咬患部,造成皮膚丘疹癥狀加重。 (2)慢性濕疹因為病程長,皮膚增厚、苔蘚化,有皮屑;雖然皮膚的濕潤有所緩解,可是瘙癢癥狀依然存在,并且可能加重。 臨床上最多見的濕疹是犬的濕疹性鼻炎?;疾∪谋遣康忍幇l生狼瘡或者天皰瘡,患部結痂,有時見漿液和潰瘍;當全身性和盤型狼瘡發生時,鼻鏡部出現脫色素和潰瘍。
濕疹診斷主要應區分致病原因,臨床上需要問診、皮膚刮取物的分析、相關的實驗室檢查,配合I臨床癥狀的分析,一般能夠確診;可是需要比較復雜的診斷過程。
濕疹的治療應建立在確診的基礎上,注意綜合治療的重要性。止癢、消炎、脫敏、加強營養.并且保持環境的潔凈是必要的。
[病因]
第一,常常受到各種因素的刺激,如潮濕、昆蟲的刺螫及污物的刺激。
第二,飼養管理條件與病的發生也有密切關系,特別是魚類的不飽和脂肪酸與濕疹的發生關系很大,過量地攝取碳水化合物更容易發生濕疹.氣溫較高、濕度較大的季節發病也多。我國以夏、秋兩季,尤以5~9月份發病最多。
[診斷要點]
濕疹好發的部位為頸、背、腹部、尾根部、陰囊周圍及趾跖及跖間。其主要癥狀為皮膚表層發炎。病初患部可見米粒大至粟粒大的小丘疹,很快向周圍發展。被毛粗亂,患部瘙癢,病犬表現煩躁不安,不停地舔觸、搔抓;啃咬或磨蹭患部,從而加重局部損傷和感染。濕疹表面有黃紅色滲出液,干后形成痂皮。嚴重時可導致皮膚大面積壞死和全層剝脫。病犬精神沉郁,食欲降低或廢絕,體溫升高或因敗血癥而死。趾間的濕疹常屢發不愈。
[治療]
(1)消除病因:包括治療原有疾病,消滅體外寄生蟲,除去異物,改善飼養管理條件,搞好環境衛生,調整飼料中的營養比例等。
(2)減少或停止自我損傷,解除瘙癢:可給予鎮靜劑,或給病犬帶上脖圈,防止繼續啃咬患部。
(3)主動進行藥物治療:將抗生素與類固醇藥共同使用24小時后,創面即可干燥,數天后形成痂皮?;驅植考裘?、清洗,除去痂皮后,涂敷抗生素油膏,同時用滅菌繃帶包扎。并用下列藥物之一作全身治療。氟美松0.125~1毫克/公斤體重,皮下注射,強的松0.1—0.4毫克/公斤體重,肌肉注射,1天2—3次,去炎松,關節內注射時1~3毫克/次,肌肉或皮下注射時0.11~0.22毫克/公斤體重,也可內服,劑量為0.25~2毫克/次,每天1一2次,連用7天。反復發病的要注意食物療法,更換某些飼料。